恒张力液压滚筒绞车

发布时间 : 2024-06-07 16:58:19  作者: 行业资讯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恒张力液压滚筒绞车主要使用在于港口码头和船舶上进行大型组件的拖拉、起吊和移船作业,它与轮滑组件组合,可以拖动千吨级以上的设备.它具有收揽和放缆两种功能.2005年1月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2台《45吨回拖液压绞车》合同,结合在该项目实施了以下技术:1.绞车采用静液压驱动,由变量柱塞泵和低速大扭矩马达组成闭式回路;2.该绞车采用柴油发动机,手控调节油门大小;3.采用了同步排绳装置;4.绞车作业模式有手动模式和恒张力模式两种;2005年3月,2台45吨回拖液压绞车交付用户,5月完成了山东龙口组块拖拉任务.6月6日通过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鉴定,检验判定的结论产品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头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液压绞车的张力、速度和恒张力自动控制技术探讨研究.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在消化由HoustonOffshoreEngineering(HOE)和中国海洋石油工程公司(COOEC)提供的海洋石油201铺管船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托管架调整绞车项目,开展以下技术探讨研究:(1)卷筒绞车结构优化设计.(2)机群绞车均衡张力控制研究.(3)完成张力、速度传感器研制,并进行了试验验证.(4)基于PLC状态控制与监测控制.该项目结合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吊管架调节绞车项目进行机群绞车恒张力控制研究,该项目采用两组(每组两台)液压双卷筒绞车起吊导管架,四台绞车进行恒张力闭环控制,力求获得最佳的铺管效果.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群绞车控制技术.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液驱恒张力控制技术液驱恒张力控制由中央控制室、液压动力站、绞车卷筒、张力速度传感器、远程控制盒组成.液压驱动系统为闭式回路,主回路由电比例变量泵和液控变量泵并联构成液压动力源,液压动力源驱动液压马达;电比例变量泵的控制油口通过第二单向阀和液控变量泵控制油口连接,控制油路接入液压先导控制阀和第一单向阀,构成液控和电控共存控制结构.2)电驱恒张力控制技术电驱恒张力控制管理系统由控制器模块、测力测速模块、驱动模块构成.其中控制器模块由PLC与触摸屏组成;测力测速模块包含了张力传感器与速度传感器,测量值接入控制器模块中PLC的输入端;驱动模块为变频器和变频电机,通过现场总线通讯控制器模块控制变频器的输出,实现控制管理系统对驱动模块的调整控制.3)机群绞车恒均衡张力控制技术机群绞车均衡张力控制模式每组(两台)绞车采用同速控制,两组绞车采用恒张力控制.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合使用的范围和安全性通过项目实施,完善了研发与实验平台建设,引进结构优化、仿真分析和大型构件主管设计人才3人,加速了科研队伍建设和人才的培养,提升企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强化了公司在恒张力控制技术领域国内领头羊.通过项目的实施,攻克了技术壁垒,形成了恒张力核心技术,所开发的产品性能已达到国外同种类型的产品先进的水平,而在价格和售后服务上的优势,使该产品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有着非常强的竞争力和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项目的实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恒张力产品推向市场,提升海洋工程配套产品的国产化率,对推进海洋石油工程行业的全面跨越式发展具有非消极作用.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两年来,课题组精心组织,结合国内外最新技术发展,通过四个专题研究,突破了液驱恒张力控制、电驱恒张力控制、机群绞车恒均衡张力控制、张力速度测量等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4项,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一项.研制的恒张力液压滚筒绞车控制技术,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合同规定的要求,机群绞车均衡张力控制技术、电驱恒张力控制技术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并通过试验台架和工业试验得到了考核与验证.海工装备慢慢的变成了公司核心业务,占总收入的1/3.

  答:项目的成熟度跟着时间推移有几率发生变化,该项目当前具体的成熟度情况,建议您通过在线客服或者我们的全国客服热线进行咨询了解。

  答:项目的合作方式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合作开发、专利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具体合作形式可通过在线客服或者我们的全国客服热线对该项目进行咨询。

  答:这是平家代理的技术转让项目信息,您可通过在线客服或者我们的全国客服热线来了解,我们专业的技术经纪团队将会与您沟通相关需求细节后给您答复。

  答:专业的技术经纪团队,为你提供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等专业服务,精准匹配,高效对接,确保你全程无忧。

  答:我们有优质的技术投产项目、专利、方案、专家、需求等科技资源,还可提供技术项目合作、高校合作、区域技术要素市场解决方案等一系列全流程科技服务。

  答:我们是国内“互联网+技术转移”模式探索与实践的先行者,同时是“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致力于打造卓越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并持续融合运用新技术、新模式,优化科学技术创新资源整合与配置,形成了“以技术转移为核心,面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技术经纪人、技术转移机构、科技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园区、政府等各类创新主体的服务与合作体系。